物競編號 | 02UJ |
---|---|
分子式 | C3H5Cl |
分子量 | 76.53 |
標簽 |
3-氯丙烯, 烯丙基氯, 3-氯-1-丙烯, 3-氯-[1]-丙烯, α-氯丙烯, 丙烯基氯, 3-Chloropropylene, 3-Chloro-1-propene, Allyl chloride, 脂肪族鹵代衍生物 |
CAS號:107-05-1
MDL號:MFCD00000984
EINECS號:203-457-6
RTECS號:UC7350000
BRN號:635704
PubChem號:24845883
1.性狀:無(wú)色透明液體,有不愉快的刺激性氣味。[1]
2.熔點(diǎn)(℃):-134.5[2]
3.沸點(diǎn)(℃):44~45[3]
4.相對密度(水=1):0.94[4]
5.相對蒸氣密度(空氣=1):2.64[5]
6.飽和蒸氣壓(kPa):45.2(20℃)[6]
7.燃燒熱(kJ/mol):-1842.5[7]
8.臨界溫度(℃):241[8]
9.臨界壓力(MPa):4.76[9]
10.辛醇/水分配系數:1.45~1.93[10]
11.閃點(diǎn)(℃):-31.7(CC);-28.9(OC)[11]
12.引燃溫度(℃):392[12]
13.爆炸上限(%):11.2[13]
14.爆炸下限(%):2.9[14]
15.溶解性:不溶于水,可混溶于乙醇、乙醚、氯仿、石油醚等多數有機溶劑。[15]
16.黏度(mPa·s,20oC):0.3374
17.蒸發(fā)熱(KJ/mol,b.p.):24.86
18.生成熱(KJ/mol,25oC,氣體):29.3
19.燃燒熱(KJ/mol,25oC,液體):1845.5
20.比熱容(KJ/(kg·K),40oC,液體,計算值):1.65
21.電導率(S/m,0oC):<3×10-9
22.體膨脹系數(K-1,30oC):0.001475
23.相對密度(25℃,4℃):0.9311
24.常溫折射率(n25):1.4116
25.液相標準熱熔(J·mol-1·K-1):112.8
26.氣相標準熵(J·mol-1·K-1) :310.35
27.氣相標準熱熔(J·mol-1·K-1):75.06
1、刺激性:家兔經(jīng)眼:469mg,引起刺激。家兔經(jīng)皮開(kāi)放性刺激試驗:10mg/24 小時(shí),引起刺激。
2、急性毒性:大鼠經(jīng)口LD50為700mg/kg;大鼠吸入LD5O:11000mg/m3,2小時(shí);兔經(jīng)皮LD5O:2066 mg/kg;
3、屬低毒類(lèi)。能強烈地刺激皮膚、眼、鼻和咽喉。麻醉作用弱,對肝臟損害較小,但對肺、腎的損害大。吸入其蒸氣會(huì )引起頭痛、眼花,濃度高時(shí)失去知覺(jué)。大鼠吸入濃度為945mg/m3的蒸氣時(shí),幾小時(shí)內即可死亡。易被皮膚吸收并迅速分布到整個(gè)體內而損害內部組織。工作場(chǎng)所最高容許濃度為3mg/m3(美國)。
4.急性毒性[16]
LD50:700mg/kg(大鼠經(jīng)口);2066mg/kg(兔經(jīng)皮)
LC50:11000mg/m3(大鼠吸入,2h)
5.刺激性[17]
家兔經(jīng)皮:10mg(24h),引起刺激(開(kāi)放性刺激試驗)。
家兔經(jīng)眼:469mg,引起刺激。
6.亞急性與慢性毒性[18] 大鼠、小鼠吸入20ppm,每天7h,共90d,未見(jiàn)異常反應;而劑量達50ppm,則引起肝、腎損害。
7.致突變性[19] 微生物致突變:鼠傷寒沙門(mén)菌938μg/皿;大腸桿菌20μl/皿。程序外DNA合成:人HeLa細胞1mmol/L。
8.致畸性[20] 大鼠孕后6~15d吸入最低中毒劑量(TCLo)300ppm(7h),致肌肉骨骼系統發(fā)育畸形。
9.致癌性[21] IARC致癌性評論:G3,對人及動(dòng)物致癌性證據不足。
10.其他[22] 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(TCLo):300ppm(7h)(孕前6~15d),引起肌肉骨骼發(fā)育異常。
1.生態(tài)毒性[23]
LC50:21mg/L(96h)(金魚(yú),靜態(tài));42mg/L(96h)(藍鰓太陽(yáng)魚(yú),靜態(tài));20mg/L(96h)(黑頭呆魚(yú),靜態(tài));250mg/L(24h)(水蚤,靜態(tài))
2.生物降解性[24]
好氧生物降解(h):168~672
厭氧生物降解(h):672~2688
3.非生物降解性[25]
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(h):3.03~28.8
一級水解半衰期(h):335
1、摩爾折射率:20.52
2、摩爾體積(cm3/mol):84.5
3、等張比容(90.2K):178.9
4、表面張力(dyne/cm):20.0
5、極化率:8.13
1.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(XlogP):1.5
2.氫鍵供體數量:0
3.氫鍵受體數量:0
4.可旋轉化學(xué)鍵數量:1
5.互變異構體數量:無(wú)
6.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0
7.重原子數量:4
8.表面電荷:0
9.復雜度:17.2
10.同位素原子數量:0
11.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:0
12.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:0
13.確定化學(xué)鍵立構中心數量:0
14.不確定化學(xué)鍵立構中心數量:0
15.共價(jià)鍵單元數量:1
1.兼有烯烴和鹵代烴的反應性,與鹵代氫加成一般生成1,2-二鹵化物。低溫用濃硫酸處理再用水稀釋得到1-氯-2-丙醇。堿性水解生成烯丙醇。與氫氧化鉀乙醇溶液反應生成烯丙基乙基醚。與氨反應生成烯丙胺、二烯丙胺和三烯丙胺。與各種有機酸的鈉鹽在適當的pH值下反應,生成烯丙基酯。
2.穩定性[26] 穩定
3.禁配物[27] 強氧化劑、酸類(lèi)、硝酸、發(fā)煙硫酸、氯磺酸、乙烯亞胺、乙烯二胺、堿類(lèi)、如氫氧化鈉
4.避免接觸的條件[28] 受熱,接觸空氣
5.聚合危害[29] 聚合
6.分解產(chǎn)物[30] 氯化氫
儲存注意事項[31] 儲存于陰涼、通風(fēng)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庫溫不宜超過(guò)29℃。包裝要求密封,不可與空氣接觸。應與氧化劑、酸類(lèi)、堿類(lèi)分開(kāi)存放,切忌混儲。不宜大量?jì)Υ婊蚓么?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風(fēng)設施。禁止使用易產(chǎn)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。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。
1.高溫氯化法 丙烯和氯氣在高溫下進(jìn)行氯化反應;工藝過(guò)程如下;干燥的丙烯(新鮮丙烯:循環(huán)丙烯=1:3)在加熱中預熱至350-400℃,在反應塔入口處,與氯氣混合(氯氣:丙烯=1:3),經(jīng)特制的噴嘴噴入爐內,爐內溫度為500℃左右,利用氯化反應熱預熱丙烯。丙烯單程轉化率為25%,氯的轉化為化學(xué)計算量,烯丙基氯的總收率為80-85%,除主產(chǎn)品烯丙基外,還有1,2-二氯丙烯、1,3-二氯丙烯、氯化氫、1,2,3-三氯丙烷及其他少量副產(chǎn)品。氯化反應物急冷到50-100℃,以除去氯化氫和丙烯,再經(jīng)分餾而得丙烯氯。對于年產(chǎn)1。35萬(wàn)t烯丙基氯裝置,每噸產(chǎn)品約消耗丙烯700kg,氯氣1120kg。2.氧氯化法 以丙烯為原料,以碲為催化劑,通過(guò)下列反應得到烯丙基氯;丙烯、鹽酸和氧按2.5-1:1:1-0.2(摩爾比)的例混合。反應在240℃,0.101MPa的條件下進(jìn)行。反應器為流化床,催化劑是載于載體上的Te V2 O5 H3 PO4,并添加含氮物作促進(jìn)劑。選擇性90%以上,流化床的空時(shí)收率大于100g烯丙基氯/L催化劑·小時(shí)。在小批量生產(chǎn)時(shí),可以通過(guò)烯丙醇氯化得到;于10-20℃將硫酸加到烯丙醇、氯化亞銅和鹽酸中。加畢,保溫反應5h。靜置分層,分去下層混酸,上層液水洗1次,5%碳酸鈉溶液洗1次,再水洗1次,分盡水后,蒸餾收集40℃以上餾分,得烯丙基氯。收率73%。
2.高溫氯化法 由丙烯高溫所化制得。反應方程式:
將干燥的丙烯經(jīng)350~400℃預熱,液氯經(jīng)加熱氣化,兩種物料在高速?lài)娚錉顟B(tài)下混合并進(jìn)行反應,丙烯與氯氣的配比為4~5∶1(摩爾比),反應器停留時(shí)間1.5~2s,反應溫度470~500℃。反應產(chǎn)物急冷至50~100℃以除去HCl和丙烯,再經(jīng)分餾即得到產(chǎn)品。此法為國內外大多數生產(chǎn)企業(yè)所采用。
3.丙烯氧氯化法 按2.5~ (1∶1∶1) ~0.2 (摩爾比) 比例混合的丙烯、氯化氫和氧氣在流化床反應器中進(jìn)行反應,選用催化劑為載于載體上的Te、V2O5 或 H3PO4,并添加含氮物作促進(jìn)劑,于240~260℃進(jìn)行常壓氧氯化反應,制得3-氯丙烯。反應方程式:
4.烯丙醇氯化法 反應方程式:
于10~20℃將硫酸滴入烯丙醇、氯化亞銅和鹽酸中,滴加完畢后保溫反應5h,靜置分層,上層液用水、5%碳酸鈉溶液、水各洗1次,分盡水后,蒸餾收集40℃以上餾分,即為3-氯丙烯。此法適用于小批量生產(chǎn)。
1.該品是一種有機合成原料,在農藥上用于合成殺蟲(chóng)單、殺蟲(chóng)雙及殺螟丹的中間體 N,N-二甲基丙烯胺和擬除蟲(chóng)菊酯中間體丙烯醇酮,以及特殊反應的溶劑。
2.該品兼有烯烴和鹵代烴的反應性,是甘油、環(huán)氧氯丙烷、丙烯醇等的有機合成中間體。也用于農藥、醫藥的原料。還可用作合成樹(shù)脂、涂料、粘結劑、增塑劑、穩定劑、表面活性劑、潤滑劑、土壤改良劑、香料等精細化學(xué)品的原料,主要用于制造環(huán)氧氯丙烷、甘油、氯丙醇、丙烯醇、農藥殺蟲(chóng)雙、醫藥、樹(shù)脂、涂料、粘合劑,以及丙烯磺酸鈉,潤滑劑等。
3.用于有機合成,制藥工業(yè)。也用于塑料等中間體的制備。
4.用作藥品、殺蟲(chóng)劑、塑料等的中間體。[32]
危險運輸編碼:UN 1100 3/PG 1
危險品標志:很易燃
有毒
危害環(huán)境
安全標識:S26 S45 S53 S61 S36/S37
危險標識:R11 R45 R46 R50 R20/21/22 R36/37/38 R48/20
[1~32]參考書(shū):危險化學(xué)品安全技術(shù)全書(shū).第一卷/張海峰主編.—2版.北京;化學(xué)工業(yè)出版社,2007.6 ISBN 978-7-122-00165-8
暫無(wú)